2025年7月4日至6日,纳米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经纬教授、濮阳研究院院长丁涛教授等一行5人,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调研交流活动。此次调研旨在学习借鉴兄弟院校在新工科领域的先进经验,推动我校新工科专业建设与办学水平提升。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新工科建设主要负责人、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张策教授,材料学院党委书记钟博教授,智能材料与结构系主任谢芳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竹贤书院院长李磊教授,以及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彭传校老师、孙宏刚老师热情接待调研组,并举行新工科专业建设专题座谈会。

聚焦新工科,共话育人创新
座谈会上,张策教授以《以新工科建设为牵引,培养面向未来技术创新人才》为题,系统阐述了哈工大(威海)新工科建设的实践路径。他围绕典型建设案例、特色育人模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及面向未来技术创新的人才培养策略四大维度,分享了哈工大在新工科领域的探索成果与战略思考,为调研组提供了宏观层面的理论指引与实践参考。
谢芳教授以《“智能材料与结构”新工科专业建设实践》为题,聚焦专业建设核心环节,详细介绍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优化及实验室建设经验。她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了专业动态调整、产教融合深化及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创新举措,为相关新工科专业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李磊教授则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汇报——“党建引领 十纵六横 四四路径 线上线下”》为题,系统分析了哈工大(威海)学生工作的特色模式。他重点解读了以“八融合”理念为指导的“学院+书院”协同管理模式,并详细介绍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具体举措与成效,为调研组在学生工作创新与社区育人体系建设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深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
与会双方围绕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关键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内容涵盖专业特色凝练、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等多个维度。双方通过经验共享与问题研讨,进一步明确了新工科建设的重点方向与实施路径。座谈会尾声,双方达成重要合作意向,将协同河南大学共同推进新工科建设,深化校际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为培养适应未来技术创新需求的高素质工程人才贡献合力。


实地参观,感受创新成果
会后,调研组一行实地参观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新工科实验室及科研成果展示平台。通过现场观摩先进实验设备、创新研究成果及产教融合实践案例,调研组直观感受到了两校在新工科领域的硬件支撑、科研实力与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效,为后续我校新工科实验室建设与科研平台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调研交流期间,张经纬教授向两校青年博士、青年教师系统介绍了研究院在纳米科技领域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河南大学人才引育政策,诚挚邀请优秀青年学者加盟,共谋学科发展。此次调研交流活动内容充实、成果显著,为纳米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推进新工科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注入了新动能。未来,研究院将充分吸收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学科特色,积极探索新工科建设的新路径、新模式,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