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9日上午,纳米杂化材料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在四楼学术报告厅举办了第10期“纳米材料应用技术创新论坛”,本次论坛主题是有机光伏材料。
此次论坛邀请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孙艳明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四川大学彭强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大学黄辉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葛子义研究员。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化学化工学院和材料学院的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报告由张经纬教授和王华教授共同主持。
会议伊始,中心主任张平余教授代表全体师生对参加此次论坛的专家表示热烈欢迎,感谢与会专家对中心的支持与关爱,希望中心师生借此宝贵的机会向各位专家学习交流。随后,孙艳明教授、彭强教授、史建武教授、黄辉教授、葛子义和宋金生教授依次为在场师生介绍了各自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同与会师生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本次论坛为有机光伏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交流、合作的机会,与会专家学者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专家们的精彩报告让在座的听众受益匪浅,并对有机光伏材料的前景充满期待。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参观了中心展室,听取了张经纬副主任介绍近年来中心围绕纳米杂化材料的规模化制备及其应用开发取得的一些重要进展;中心以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研究纳米材料宏量制备及应用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发展高性能、多功能纳米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与会专家对此表示极大的肯定。此外,会议期间中心邀请专家们就有机光伏产业的现状与未来、中心的学科规划举行了座谈,并对中心的发展规划以及第四研究室的研究方向给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为日后该研究方向蓬勃发展及合作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编辑:卫星秀,摄影:刘艳)
孙艳明 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彭强 教授 (四川大学)
葛子义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
黄辉 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专家简介
孙艳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学院。2007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之后分别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 年9月全职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作。2018年度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9-2020年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长期从事有机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工作,提出了纤维网络调控有机太阳能电池活性层相分离的新策略。在Nature Mater., Nature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论文被Nature, Science等杂志他引14000余次,多篇论文引用超过 1000 次;2017 年和 2018 年分别作为客座编辑在Macromol. Rapid Comm.和 J. Energy Chem.上组织专刊。
彭 强:
四川大学教授,先后获得或入选国家杰青,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千人计划,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担任 Small Struct.顾问编委,Curr. Appl. Mater.和 Chin. Chem. Lett.编委。长期从事有机聚合物光电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发表论文170余篇,SCI收录150余篇,IF大于10.0的有40余篇,其中2篇入选2018年中国百篇最具国际影响力论文,10余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和ESI热点论文。撰写学术专著章节2章,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3项。2010年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1)。
史建武:
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特聘教授。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2000),博士毕业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2007)。2007年入职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2015年入职河南大学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2016年3月-2017年2月赴韩国延世大学做博士后。主要从事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和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已发表论文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资助计划1项,河南省高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1项。培养的研究生中2人获河南省优秀毕业论文。
黄 辉:
黄辉,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9)。2000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获中科院化学所硕士,2008年博士毕业于美国达特茅斯学院,随后进入美国西北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2010年加入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全球研发中心从事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工作。2013年作为中科院海外引进人才加入中国科学院大学,目前任中国化学会分子聚集发光委员会委员、青年工作者委员会委员、Sci. China Chem.青年编委、科技部、国家奖励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等。主要从事金属有机催化和功能高分子的合成与应用基础研究,在光电、光热和传感等方向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发表了80余篇SCI学术论文,包括 Nature Chem. ,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受邀为 Chem. Rev.等期刊撰写综述论文多篇,申请并授权近 20 项美国/中国发明专利,主编《Organic and Hybrid Solar Cells》(Springer)。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做邀请报告,担任 JACS,Adv. Mater.等著名期刊特邀审稿人。现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基金。获得中科院优秀导师奖、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唐立新优秀学者奖、优秀本科生导师奖等,2017 年被遴选为 J. Mater. Chem. A.杂志Emerging Investigator。
葛子义: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二级研究员、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1999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2004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化学所,2005年至2009年分别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神奈川大学和澳大利亚新南维尔士大学从事有机光电研究。2009年受聘于华东理工大学教授。2010年加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主要从事有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和OLED研究。近年来在Nature Photonics、Chem. Soc. Rev.、Adv. Mater.、Angew. Chem.等期刊上发表 SCI论文1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0多项。撰写Springer出版社等中英文专著4部。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获得2016年“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奖”、2018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先后担任 Science China Chemistry、InfoMat、The Innovation、ES Energy & Environments、《材料工程》、《中国激光》和《储能科学与技术》等期刊编委,兼任浙江省青年高层次人才协会常务理事、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国际会议(ICOOE)大会主席。40多次受邀做国内外著名学术会议邀请报告。
宋金生:
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中原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黄河学者”,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高层次人才(C类),现任职于河南大学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00-2004);硕士毕业于湖南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2004-2007),导师:徐伟箭教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2007-2010),导师:薄志山研究员。曾在美国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2012),合作导师,Larry Dalton教授。先后从事染料敏化,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有机电光(Electro-optics)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12年加入河南大学,主要从事新型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设计与器件加工、柔性电子器件、共轭高分子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在J. Am. Chem. Soc.,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专利3件,作为章节作者受邀与国内外学者合著太阳能电池领域著作1部,先后主持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中原千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项,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河南省重点科研专项1项,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项,河南大学优青培育基金1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