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北京理工大学郑小燕副教授应邀来访

2024年07月17日 10:36  点击:[]

2024年7月12日上午,北京理工大学郑小燕副教授应邀在纳米科学与工程研究院417报告厅作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马志英博士主持,纳米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和纳米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的部分师生参加了交流会。

郑小燕副教授以“分子组装动力学与发光机制”为题,深入探讨了分子组装在调控有机发光材料结构与性能方面的关键作用。她强调,研究分子组装体的构建策略、跨尺度结构演化及其与性能之间的关联,对于开发高效、低能耗、可持续的有机发光材料至关重要。随后,她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在以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1)建立了分子组装动力学网络模型,为分子组装与发光过程提供了一个综合的理论框架。(2)提出了两亲性发光分子组装的两种动力学机制:逐步增长型和跳跃增长型。(3)揭示了通过非共价作用抑制电子-振动耦合,阻断激发态无辐射通道,从而增强荧光的机制。(4)提出了一种基于静电作用的靶向细胞器荧光探针设计策略,该策略已通过实验验证。

报告结束后,与会者积极互动,就分子组装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以及其对发光性质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讨论。此次学术交流为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未来的交流和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摄影:汤佳,新闻稿:于际凯)

专家简介

郑小燕,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师从帅志刚教授),此后在香港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合作导师黄旭辉教授),2018年入职北京理工大学。研究方向为理论与计算化学。主要研究领域:分子组装结构、动力学及发光机制。目前课题组主要开展分子组装动力学与发光机制的多尺度理论模拟。参编国际学术专著1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青年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现担任国际学术期刊《Surfaces and Interfaces》副主编,《Aggregate》、《Smart Molecules》和《Luminescence》的青年编委。目前共发表论文100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40篇,包括JACS,PNAS,Angew. Chem. Int. Ed.,Nat. Commun.,Chem. Sci.,Chem. Mater,JPCL,JCTC等,论文引用4100余次。

上一条:福州大学付贤智院士访问河南大学 下一条:香港中文大学龙祎教授应邀来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