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7日,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在425学术报告厅举办了第16期“纳米材料应用技术创新论坛”,本期论坛主题为有机功能材料,报告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本次论坛由纳米中心王华教授、宋金生教授、史建武教授,天津大学封伟教授和江南大学刘天西教授共同主持。中心副主任张经纬教授向与会专家简要介绍了中心概况、发展定位以及近年来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北京大学甘良兵教授、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陈义旺教授、南京大学郑佑轩教授、复旦大学/上海有机所黎占亭教授、武汉大学/天津大学李振教授等5位专家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分别以《开孔富勒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聚合物太阳电池集成设计与印刷工艺》、《几种手性材料圆偏振发光性能研究》、《超分子有机框架:探索“一药多用”》和《从单个分子到分子聚集态科学》为报告题目,分享了有机功能材料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为中心师生奉献了一道道学术大餐,拓展了大家的学术视野。
纳米中心有机功能材料研究室的张生特聘教授、王光霞副教授、徐婉博士后以及李春丽教授分别以《噻吩-富勒烯非平面共轭分子的构筑》、《基于环八四噻吩的超分子自组装与性能表征》、《氧族螺烯的定向构筑》、《噻吩/硒吩及螺烯的构筑与结构》为报告题目,向参会专家汇报了有机功能材料研究室在噻吩化学、螺烯化学以及超分子化学等研究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存在的科学问题与拟开展的研究工作。与会专家对在有机功能材料领域中所取得的富有特色的研究成绩予以肯定,就未来发展及科研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论坛为纳米中心师生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各位专家精彩的报告使与会人员受益匪浅,论坛学术交流活动也为后续科研合作及进一步的学术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新闻作者:黄礼翠 梅玲;摄影:魏然)
专家简介:
甘良兵: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学院副院长。1983年获武汉大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加拿大Alberta大学博士学位,分别于1989-1991年在加拿大Sherbrooke大学以及1991-1992年在北京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1993-1997年任北京大学副教授,1998年-至今任北京大学教授,2019年-至今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2010年-至今任国际芳香化合物委员会会议顾问委员(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ovel Aromatic Compounds)。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富勒烯衍生物的合成,如开孔富勒烯、杂富勒烯、富勒烯包合物等。199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3年获得自然科学二等奖。
陈义旺:南昌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德国洪堡奖学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88-1992年江西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1992-1995年江西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1996-1999年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1999-2003年德国美茵兹大学和马尔堡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3-2004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工系Research Fellow,2004-2019年南昌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院长。现任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南昌大学高分子及能源化学研究院院长,江西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教育部科技委委员。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中德国际合作项目/面上项目11项、科技部973前期研究专项等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等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 30项;撰写中英文专著2部,教材2部。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第1完成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第1完成人),中国侨界贡献奖,获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
郑佑轩: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马鞍山南大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稀土学会第六届发光专业委员会委员,Scientific Reports和Molecules杂志编委。2002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导师为张洪杰院士。先后在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意大利国家研究院博洛尼亚有机合成和光反应研究所和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做博士后。2006年加入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电功能材料的合成和在器件中的应用,尤其是磷光配合物、TADF和手性发光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至今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Nat. Mater.、Adv. Mater.、J. Am. Chem. Soc.和Angew. Chem. Int. Ed.等发表文章170余篇,申请国际和国内专利60余项并授权10余项,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和重大横向项目。
黎占亭: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上海有机所特聘研究员。1966年出生于河南上蔡,1985年郑州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1992年在中科院上海有机所获博士学位(导师:陈庆云院士),曾在南丹麦大学(Jan Becher, 1994-1995)和伊利诺伊大学化学系(S. C. Zimmerman, 2000-2001)做博士后和访问学者。1993-2010年任上海有机所工作,2001年人研究员,2010年至今任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2020年任上海有机所特聘研究员。2000年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5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主要开展物理有机、超分子化学、自组装和大分子多孔材料,发展了水溶性超分子有机框架和柔性有机框架结构。近年来主要开展基于超分子化学原理的药物设计。
李 振: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天津大学讲席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入选者,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ellow of RSC)。中国化学会聚集发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第八届科技委员会委员(化学化工学部)。1997年于武汉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2 年于武汉大学化学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导师:秦金贵教授)。2003年至 2004年在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Research Associate(唐本忠教授组);2010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访问学者(Seth Marder教授组);2014年1-2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Visiting Professor,2018年2月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Honorary Visiting Scholar。研究方向主要为有机共轭体系和功能高分子,研究范围涉及二阶非线性光学、聚集诱导发光、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磁性纳米材料等。发表SCI论文200余篇,他引17000余次,H因子77。获授权发明专利26项,撰写《有机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合著)一书。曾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现为有机化学、化学学报、Polymer Bulletin、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中国科学:化学、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ACS Omega、J Phys Materials、Aggregates编委或者顾问编委。